赵匡胤称帝后,一直想实现天下统一。然而,有一个政权让他感到头疼,那就是南唐。尽管南唐的国力在淮南之战后遭遇削弱,但依然拥有数十万军队。而且,南唐还有一位名将,他的勇猛让赵匡胤深感忌惮。这位将领就是林仁肇。令人意外的是,南唐的皇帝李煜竟然中了赵匡胤的反间计,最终将这位名将毒死。那么,林仁肇究竟是谁呢?
一、南唐的名将
林仁肇,福建南平人,身材高大、力大无穷,身长超过六尺,形貌威武,身上还纹有虎形。最初,他在闽国担任将军,与陈铁并列为名将。军中称他为“林虎子”。945年,闽国被南唐吞并,林仁肇暂时失去了职务,陷入“失业”状态,一度没有归属。
到了956年,南唐与后周的战争陷入困境,李煜决定征召勇士,派鸿胪卿潘承佑前往泉州和建州招募有勇有谋的人才。潘承佑推荐了林仁肇,李煜遂任命他为将军,派他率领偏师前往寿州支援。此时,南唐的军队频频失利,但林仁肇表现异常出色,成功攻占南大寨,击破濠州的水栅,因此得到了提拔,担任淮南屯营应援使。
展开剩余68%就在此时,后周的正阳浮桥建成,扼住了南唐军队的进路。南唐在试图烧毁浮桥时,遭到后周大将张永德的阻击,形势一度陷入混乱。关键时刻,林仁肇挺身而出,独自骑马殿后。张永德见状,立即弯弓射箭,然而林仁肇凭借过人的箭术和勇气,居然将所有射来的箭矢悉数挡开。张永德惊叹道:“敌人有此人,未可逼也。”林仁肇的英勇表现,不仅成功保护了撤退的南唐军队,还令后周大将震惊。
二、名震宋朝
淮南之战结束后,南唐被迫割地求和,大多数将领都被贬谪,只有林仁肇升职,封为镇海军节度使。960年,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夺取了皇位,并平定了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叛乱。此时,北宋在淮南的兵力有限,赵匡胤的部队并不强大,很多地方的守军人数不足千人。林仁肇看到北宋有统一天下的计划,便向李煜提出建议:“请借调我数万兵力,出寿春,渡淝、淮,攻占正阳,争取老百姓的支持,恢复淮南,势如破竹。”
然而,李煜却非常担心,认为这是阴谋,直接拒绝了林仁肇的提议,并警告他:“无妄言,宗社斩矣。”李煜担心林仁肇可能会借此机会投靠北宋,甚至自立为王。因此,他决定调林仁肇去南方担任职务,任命他为南都留守和南昌尹。
三、反间计与被杀
林仁肇是一位深得士卒爱戴的将领,他为人厚重,与部下同甘共苦,因此人心向背。但他与一些朝中官员如皇甫继勋、朱令赟的关系并不和睦,这些人暗中在李煜面前诋毁林仁肇,声称他派人向北宋求援,企图在江西自立为王。
赵匡胤对林仁肇十分忌惮,便通过贿赂林仁肇的侍从,拿到林仁肇的画像,并将其悬挂在别的房间里。972年,李煜的弟弟李从善前往开封朝贡,赵匡胤趁机指着林仁肇的画像对李从善说道:“林仁肇若行且降,便持此画像为信。”他还指着一处空宅说:“此地可以赐予林仁肇。”
李煜信以为真,以为林仁肇投降北宋并将得到赵匡胤的重用,于是心生疑虑,最终下令暗中毒死了林仁肇。这样,赵匡胤成功通过反间计除掉了林仁肇,避免了这个潜在的威胁。
林仁肇的死,既是一个悲剧,也是赵匡胤通过权谋智略打败强敌的一部分。这位名将的英勇与忠诚,最终没能逃脱历史的阴谋与权力斗争。
参考资料:
1. 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
2. 《十国春秋》
发布于:天津市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